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 资讯
  • 2025-02-21 16:10:06
  • 4

  来源:财经无忌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阿斯利康在华淘金的步伐可能要踌躇一段时间了——这家被称为“最懂中国市场”的外资药企正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几天前,阿斯利康在收到深圳海关出具的《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及《鉴定意见通知书》后,在2024年财报中坦率承认:被查涉嫌偷逃进口税款90万美元,涉及英飞凡、替西木单抗两款抗癌药,最高可能面临450万美元的天价罚款。

  这意味着,在阿斯利康公司层面,案件已经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若犯罪事实充分,下一步或将由检察院对作为法人的阿斯利康提起公诉。

  2024年10月以来,阿斯利康接连因为“泰瑞沙伪造基因报告骗保案”、“英飞凡和替西木单抗走私案”两串案件,近百位一线销售人员被查,大区总监锒铛入狱,中国区“一把手”王磊被拘留,全球股价震荡。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为摆脱这一影响,阿斯利康总部把中国高管团队进行了一轮革新般的大换血——从中国区总裁、总经理,到肿瘤业务总经理、助理副总裁——极力清除王磊执掌公司十年留下的影响力。

  令人疑惑的是,不可一世的阿斯利康为何会陷入到如此境地?这家曾经的“网红药企”,与中国有何联系?更重要的是,经历过这场巨大变故的阿斯利康中国,还有可能是地方招商的“香饽饽”吗?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阿斯利康曾是全球最成功的药企之一,其营收规模由2000年的142.28亿美元飙升至2010年的332.69亿美元,实现134%的营收增长。

  而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源自三款核心药物表现:治疗高胆固醇的Crestor、治疗胃酸反流的Nexium、抗精神病Seroquel药物,

  但彼时,阿斯利康的重心却不是放在寻找新的研发管线和创新上,而是市值管理上。

  此前,阿斯利康至少花了数十亿英镑利润回购股票,稳定市值。反观药物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从1999年的19.5%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16%。不仅研发投入降低,阿斯利康的药物研发成功率也不高。

  最终,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大药企阿斯利康,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危机——因为专利到期了。

  当时华尔街分析师预测,伴随着专利悬崖,阿斯利康年销售额将在五年内蒸发170亿美元。更糟糕的是,在阿斯利康的管线中,很难找到任何产品去填补这个巨大的坑。

  从2012年开始,阿斯利康开始遭遇“专利悬崖”危机,这重危机一直延续至2017年。

  期间,辉瑞还对阿斯利康发出极为诱人的收购邀约,收购价从开始的588亿英镑提高到630亿英镑,最终报出694亿英镑(约合1170亿美元)的天价。

  阿斯利康的未来摇摇欲坠。好在,它找到了一位靠谱的CEO——Pascal Soriot。

  为了引领阿斯利康的业绩重回增长,Pascal Soriot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比如,加大研发投入,2013年-2022年阿斯利康研发投入从18.7%提高到22%;改变重点关注领域,将重心转移到了肿瘤领域、罕见病领域;加强并购,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69亿美元引进DS-8201......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不过,在这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或许还是,重新将阿斯利康的药物研发带到了以科学为导向的道路上。

  与此同时,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阿斯利康将压力传导给了每个人。

  阿斯利康的自救无意间也开启了阿斯利康中国的“王磊时代”。

  有别于医药行业极其看重个人出身及专业背景的传统,王磊早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从事三年涉外导游行业,其学习及工作经历都与医药行业全无关系。

  后在罗氏制药工作了十几年,并在2013年入职阿斯利康,自此王磊开启了后来“四年连跳四级”的业界传奇。

  凭借阿斯利康呼吸业务在中国市场实现突破增长、中国市场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泰瑞沙在华快速上市并迅速放量等成绩,王磊在阿斯利康的职位迅速上升。

  2017年,他升任阿斯利康全球副总裁、国际业务和中国总裁,负责阿斯利康亚太、中东、俄罗斯、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刷新了中国人在跨国药企管理体系担任的最高职位纪录。

  王磊主政的阿斯利康中国管理风格异常强势。作为公司一把手,他不仅要把控公司发展的大方向,还会参与具体的销售、推广工作中,为了完成指标甚至一度实行过末位淘汰制。

  王磊的铁腕管理,一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斯利康中国的企业文化。公司在医药代表身上的销售指标压力畸高,是公司合规管理漏洞百出的关键因素。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长期处于激进文化中的员工,在压力下日渐麻木,草率地越过合规的警戒线,打开骗保的闸门。“阿斯利康出现如今的局面,是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但凡公司合规部门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基本的作用,不至于走到这个地步。”

  换句话说,王磊带领中国团队在这条高速增长的道路,同时也是违规的道路上狂飙,直到骗保案、走私案接连爆发,才被迫突然踩下刹车。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阿斯利康蜕变的核心原因是基于发展战略的及时调整,敢于拥抱新技术业态,这是阿斯利康得以“爬出深渊”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阿斯利康的崛起实则还有一条暗线:重仓中国。

  在阿斯利康在全球市场遭遇“专利悬崖”危机中,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却意外成为了其“救命稻草”:在中国市场最火热的时候,中国区营收占比达到了20.7%,甚至一度超越阿斯利康的欧洲本土市场,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尤其在阿斯利康业绩压力最大的2011年-2020年的十年间,中国区成为当时支撑阿斯利康营收的最核心市场。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区的优异表现,阿斯利康才有资本能够在恢复元气后取得较快的增长。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时间回到阿斯利康中国30周年庆典:彼时的王磊着中山装和布鞋出现在众人前,宣布未来10年的目标是“推动更多中国创新落地、走向世界”。

  在诸多话语里,这家百年英国药企都以“最懂中国的MNC”形象出现。从单一的药品销售到集研发、制造和投资于一体的生态圈,中国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

  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与中金资本合作成立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朋友圈的扩容进一步加深。

  据不完全统计,这支正式成立3年的基金已成为阿斯利康“整个生态圈的纽带”,在管资金超30亿元,投资企业近20家,覆盖创新药、诊断、数字医疗等热门领域,已披露项目中A、B轮次占比超60%。

  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与中国的羁绊不仅由来已久,还在越来越深。

  在研发方面,阿斯利康成立了中国新药研发部,剥离中国的临床前研究业务,与国投创新成立迪哲医药;在生产方面,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无锡、泰州、青岛等地建设药物生产工厂;在销售方面,阿斯利康搭建了深入到中国县域市场的销售团队,在县域市场配置的人员绝对数量和占比远超其他跨国医药公司。

  即便是丑闻频传的2024年,阿斯利康还在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宣布将在无锡新建一座小分子创新药物工厂。此外,2023年宣布在青岛建设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的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两个项目投资合计超过10亿美元。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以上可见,在从“黑暗中自救”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对于阿斯利康来说,早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而是几乎与欧洲同等重要的战略基地。

  也正是这一过程中,当王磊于2016年底升任亚太区执行副总裁,成为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直接向全球CEO汇报,从这足以看出中国对于阿斯利康的重要战略地位。

  同样地,中国区的业绩对阿斯利康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阿斯利康2024年在中国区实现11%的两位数增长,以64.13亿美元(占其全球市场份额的12%)的收入在跨国药企中国区业绩比拼中独占鳌头。中国区占据阿斯利康全球市场份额的12%左右。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过去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各地方打造的重要产业支柱。

  比如1993年,阿斯利康来到中国的首站就是无锡。30多年来,无锡成为阿斯利康在中国集生产、运营、创新、资本、人才等总部功能为一体的战略要地。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

  阿斯利康也一度是无锡纳税大户,数次登顶无锡纳税第一企业。

  一位当地官员表示,“阿斯利康是无锡贡献规模最大、合作领域最广的外资龙头企业,双方结缘30多年来,建立了深厚的伙伴关系、合作情谊。”

  不仅如此,无锡还以此为基点,多年连续举办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吸引众多领域代表探讨最新热点话题,现在已经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无锡正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中的四大地标产业之一。据悉,无锡已经集聚链上企业2158家,其中规上研发制造企业301家、上市企业15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构建形成了涵盖医药研发服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完整产业链,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0亿美元。

  阿斯利康与无锡的绑定也尤为突出。

  无锡阿斯利康中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和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21.6025%,第三大股东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出资13.2802%。而在2024年国谈中表现优异的创新药企迪哲医药背后,也有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共同身影。

  多年苦心经营的阿斯利康看上去“血条很长”,营收上似乎也没有因两大刑事案件受到实质性影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阿斯利康在中国的麻烦还没有解决的迹象,新的领导者能否在短时间内抚平内部创伤、获得外部谅解,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一个现象是,阿斯利康的员工,曾被认为是“医药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优秀人才,但现在却变成同行避之唯恐不及的“业界毒瘤”。

  社交平台上充斥着阿斯利康员工被行业“封杀”的消息。多位网友爆料称阿斯利康履历背景的员工被多家医药外企拉黑,去年或许还只针对骗保案件背景的人员,或者肿瘤线医药代表。

  但最近,针对阿斯利康员工的封杀变得更为严格,凡是5年内有阿斯利康工作经历都可能被波及,有些非肿瘤线的员工甚至实习生也同样可能被拒之门外。

  而在上一届的进博会上,阿斯利康连续第七届参展,尽管一些签约活动照常在展厅举行,但与往届参访团纷纷到访的热闹场景相比,展厅与活动现场鲜有访客。这也某种程度上映照了如今的舆论和市场对这家跨国药企的态度。

“风暴中心”的阿斯利康会被按下暂停键吗?

  阿斯利康在第七届进博会上的展厅

  风波震荡后的涟漪还在扩大,这是否意味着阿斯利康从此在中国一落千丈呢?

  答案是或许并不会。

  相比于十几年前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反腐风暴,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强,在中国的投入也更大,与地方政府绑定的也更深。

  去年,阿斯利康才正式宣布上海成为其除英国剑桥、美国波士顿、美国盖瑟斯堡和瑞典哥德堡之外的又一集研发、商业及生产运营为一体的全球第五大战略中心,成为阿斯利康全球战略、研发及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显然,无论是从阿斯利康还是地方政府的主观意愿上来说,并不是想刹车就能刹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家医保局的声明中,事件的调查结果是将“犯罪嫌疑人全部批捕”,却并没有涉及到阿斯利康公司。之所以没有处罚公司,是因为阿斯利康在合规性调查中非常配合。

  阿斯利康全球CEO Pascal Soriot也多次提到,目前雇员及前雇员被调查都是“个案”,公司则在个案调查中不断被要求提供资料。目前公司尚未被调查,也没有被要求提供证词。“如果公司被要求,我们显然会配合,就像过去所做的一样”。

  对于阿斯利康中国的接任者而言,现在急切要做的是让其离开风暴的中心,并用时间去淡化和弥补对行业造成的伤害,对企业本身造成的伤害。

  结束王磊时代的阿斯利康中国狂跑或仍继续,只不过这一次可能会变得很低调,很低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