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OpenAI原应用负责人卡斯: DeepSeek加速AI平价化

  • 房产
  • 2025-02-05 22:28:03
  • 4

  过去一周,DeepSeek—R1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硅谷如何看待DeepSeek?如何理解开源和闭源的争论以及蒸馏的质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会对英伟达和一系列科技巨头的发展和股价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美股市场,美股科技七巨头贡献了2024年标普500总回报(25%)的41%。

  带着上述问题,在春节期间,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OpenAI原全球市场应用负责人、人工智能与商业战略专家卡斯(Zack Kass)。他表示,DeepSeek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令人兴奋。根据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一个资源如果变得更高效,那么只会使得这个资源被更多使用,AI未来可能变得和互联网一样便宜、无所不在。

  对于英伟达股价巨震及未来表现,在卡斯看来,抄底英伟达与否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模型平价”(model parity),这将惠及更多消费者。英伟达的投降式抛售显示出市场的投机性和对AI认知不足。“如果投资英伟达的理由是相信AI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持续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那么这种投资逻辑是不正确的;如果投资的理由是看好AI成本的下降会吸引更多新入者,从而拉动GPU需求持续增长,那么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OpenAI原应用负责人卡斯: DeepSeek加速AI平价化

  加速AI平价化

  早在两年前卡斯就认为,在未来AI竞赛中,中国并不一定会落后,中国可以用更少的GPU构建模型。

  原因在于AI的核心并不在于构建最佳模型,而是在于模型的应用与采纳。研究和模型将逐渐商品化,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如何有效地应用和普及AI技术。一个社会的繁荣程度并不取决于拥有最佳模型,而是取决于如何高效地采用AI技术。

  此次DeepSeek横空出世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卡斯认为,“光看DeepSeek-R1的发布,这绝对是一个进步,是激动人心的时代”。

  他认为,未来模型、研究将进一步商品化。“早在2023年推出OpenAI大模型时,OpenAI在世界中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今年他们大约有36%,他们已经失去一些市场份额,但这并不重要,整体的蛋糕变大了。”

  不难发现,市场竞争是降低成本、推动平价的关键方式,这样会使得更多人使用这个技术,把蛋糕做大,集体繁荣应当通过确保关键资源不会被少数人控制来推动。DeepSeek这一更高效且成本更低的模型的出现,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后来者占了创新者的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技术的创新可以降低进入壁垒,也降低生成型AI应用的采用难度,从而吸引更多新入者。

  然而,在国产大模型DeepSeek引起热议之际,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发文感谢团队,并表示“复制容易,创新很难”。

  尽管这看似有其逻辑,但高盛在2024年9月指出,历史上投资者往往过于重视原创创新者的价值,低估了竞争的影响,并高估了早期创新者的资本回报。同时,新的进入者常常受益于他人的资本支出,从而能够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卡斯表示,历史上,科学研究并不是特别难以复制,实际上,这种复制有助于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平价化。他举了新冠疫苗和大型语言模型的例子,说明科学的进展通常是全球性的,多个地方同时出现类似的解决方案,这是科学发展的自然趋势。科学进步本身并不应当受到过度控制。

  历史上的几位著名人物,如乔纳斯·索尔克、居里夫人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强调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科学发现而赚钱。科学发现应当是全人类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应该据为己有。他指出,真正应当赚钱的地方是“分配”,这能促进世界的公平。

  此外,卡斯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复制OpenAI”的说法并不正确。他认为,尽管OpenAI开创了AI领域的先河,但要复制OpenAI的成功是非常困难的。OpenAI不仅仅依靠研究成功,还依赖于强大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渠道,这些要素很难被复制。他强调,OpenAI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技术,还在于其品牌和渠道分发机制的独特性。

  蒸馏、开闭源争议并非重点

  DeepSeek引发了争议。例如,有媒体报道,OpenAI早前表明,已经掌握证据,显示DeepSeek在训练模型时通过“蒸馏”(distillation)使用OpenAI的数据,违反服务条款。

  不过,奥特曼对媒体表示,“没有计划起诉DeepSeek”。他表明,DeepSeek-R1的确令人振奋,但他相信OpenAI会继续开拓前沿领域,提供优秀的产品,“我们很高兴又迎来一位竞争对手”。

  对此,卡斯对记者称,即使DeepSeek可能违反OpenAI的API政策,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全球尚没有针对模型蒸馏的明确规则。虽然蒸馏技术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但在科学研究和开源领域中,让技术能够快速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OpenAI采取闭源的模式,而DeepSeek则为开源大模型,DeepSeek得益于开源研究和开源项目(例如PyTorch和来自Meta的Llama)。因而当前开源与闭源的争论也再度浮现。

  卡斯称,关于开源与闭源的争论是无意义的,他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平价”。他举了能源的例子来说明,重要的不是能源来自哪里,而是能否提供廉价且可扩展的能源。同样地,开源技术加速了发展并允许更多人参与,但更关键的是实现简单、平价的模型。他强调,开源进展的每一步都会推动公司利用私有模型,并不断推出独特功能,从而吸引人们付费。

  英伟达投降式抛售过于投机

  DeepSeek的出现也让英伟达站到了风口浪尖。近几日,华尔街基金经理的心情好似英伟达股价那般坐上过山车。

  1月28日,英伟达暴跌17%,从142美元跌至118美元,市值跌去了一个阿里巴巴。

  卡斯则认为,许多投资者,包括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对AI的理解有限。当DeepSeek发布时,市场上的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其背景,因此迅速产生了“投降式”抛售情绪,认为自己之前的投资逻辑可能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如果投资英伟达的理由是相信AI需要大量的芯片基础设施来持续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那么这种投资逻辑是不正确的;如果投资的理由是看好AI成本的下降以及对GPU需求的持续增长,那么这个逻辑也是成立的。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GPU就像是AI的“大脑”,届时我们可能需要数万亿个GPU,因为它们比人脑便宜得多。虽然AI变得越来越便宜,但更重要的是其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继续大幅增加。

  卡斯预测,下一次英伟达股价可能遭遇抛售的时机,将是OpenAI发布本地版本的GPT-4的那一天。他认为,市场尚未意识到的是,未来许多AI模型将会在本地运行,而不是依赖数据中心。这一变化可能会让市场重新评估对芯片的需求,进而影响投资逻辑。但此后可能市场又回归理性。

  他提及,在50年前,如果告诉某人美国电力的成本将如今天这么低,他们会质疑能源公司如何盈利。但事实上,电力变得便宜后,几乎一切都需要电力驱动。同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能接入,虽然价格低廉,但公司通过提供普遍可用的服务获得盈利。因此,AI的本地化也可能会带来类似的变革,虽然成本降低,但依然能够创造巨大的市场潜力。

  这就好比杰文斯悖论所强调的,市场竞争是降低成本、推动平价的关键方式。在卡斯看来,某些行业,如制药行业,存在着合法的寡头垄断和知识产权控制,导致药物价格过高,这种制度虽然旨在鼓励研发,但也使药物价格难以降低,限制了更多人获得这些药物的机会。他提到,制药公司并不是只有通过专利保护来赚钱,还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成本,从而让更多人能负担得起药物。

  整体而言,卡斯表示不看多也不看空英伟达,更看好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和医疗保健行业的深远影响。他认为,AI将在这些行业中带来巨大的改善和创新,并且这些领域是他最感兴趣的。

有话要说...